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,这套丛书,特别是《生涯选择》恰好回答了中学生如何提高素质的具体问题,真可谓是及时之作。
我用这句儿歌为题,并非有意调侃,而是为了以这五个数字代码,较全面地在千八百字里概括出本书的精髓,并可不致失之偏颇。
独木不成林,二人不成众,所以省去一、二,从“三”这个基础多数说起。本书在与“一二三四五”暗含的“选择的困惑”、“发掘智力挑战智商”、“认识自我塑造个性”、“搜索能力瞄准方向”和“激发兴趣增强动力”等五个篇章中,有许许多多的“三段式”警语:比如“天赋+努力=成功”;“坚定信心——乐观的心境——不懈的努力”;“不要太自信——持之以恒——自尊自爱”;“少一些名利心——信任直觉——走自己的路”……其实,早在周易中就给出了“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”的“三才”的成才公式,并说可以“兼三材而两之”(《易·系辞下》)其意是:凡天下的正常人,都可以获得“道”,而成为“天地人”三种人才;有的还可以成为连二兼三的超人。正如本书中所说的“智商在120分以上者”,只要“教育条件相当”,“具备了成就事业的基础条件”,“都能获得成功”,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。
谈到“四”,作者以《学习的革命》是“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”式的同样的警语以示读者:“第一,学好外语,拥有一张闯世界的地图;第二,学会电脑,使你如虎添翼;第三,汽车驾驶证,是你新世纪的通行证;第四,法律是你的护身符。”而且为读者“如何对待纷繁错杂”的“社会需要及其变化”出谋划策:一是“躲进小楼成一统,管它冬夏与春秋”;二是“敢上九天揽月,敢下五洋捉鳖”;三是“乘坐‘泰坦尼克号’,随身备件救身衣”;四是“全方位培养,随机应变”。并且把人的智慧分为“感知力”、“记忆力”、“思维力”、“想像力”等四个方面。不必再多引,这足见作者的用心良苦了。但是这些都可以用被人体科学称之为的“内宇宙”(即人的大脑)的“四维空间”所涵盖:一是“品质”、二是“知识”、三是“智力”、四是“技能”。就是说,一个人在具有先后天形成的基本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基础上,知识愈丰富,智力愈高,技能愈强。只有使“内宇宙”的这四维空间充实而丰富了,才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从事社会工作的基本素质了,也才具有了改造被称之为“外宇宙”即客观世界的能力。到这时,不用你去选择生涯,社会就会像宝贝似的争着抢着聘请你啦!
至于“五”,在本书的序言和正文中分别有两段“因为人生就是一个连续完成各个时期应当完成的课题的过程”,所以一要“树立人生理想与事业的目标”、二要“努力成才,以睿智的头脑与强健的体魄面对竞争,实现自我价值”、三要“学习与同龄异性正常而潇洒地交往”、四是“学习成年人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”、五是“学习公民所必需的知识和态度”;另一段是周总理在“南开”学习时的五个“不虚度”,“读书不虚度”、“学业不虚度”、“习师不虚度”、“交友不虚度”、“光阴不虚度”。这些与“四”相对而言,已经由“内宇宙”扩展到“外宇宙”的“东西南北中”五个方位的客观世界及其如何进行改造的广阔领域中去了。
可见,一个人只有在立志和充实主观世界的基础上,才能获得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。这就是中学生在“生涯选择”时的必由之路。然而,话又说回来,不论对“一二三四五”这些人生代码破译得如何透彻,仍不如个人亲自去“上山打老虎”来得更加切实和更有意义些。不过,对于稚嫩的青少年,切不可强制他们去实施“一二三四五”,更不能迫使他们“上山打老虎”。而要如作者所说的在“有趣”的学习中,去培养他们求知的“乐趣”,进而自然地唤起他们攀登高峰的“志趣”,才能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可望造就出一代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。